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广东省防止民间纠纷激化有功集体和个人奖励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8:57:41  浏览:916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防止民间纠纷激化有功集体和个人奖励办法

广东省司法厅


广东省防止民间纠纷激化有功集体和个人奖励办法
广东省司法厅


(1988年11月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一条 为调动我省人民调解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全社会重视做好预防和制止民间纠纷激化工作,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照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对防止民间纠纷激化有功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三条 有下列表现之一者,给予奖励:
(一)对纠份当事人在实施行凶、伤害、爆炸等危害行为的紧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制止危害结果发生或明显减轻危害程度的;
(二)发现纠纷当事人准备实施行凶、伤害、爆炸等和为,及时做好疏导工作,促其放弃恶念,避免案件发生的;
(三)面对濒临激化的群众性纠份,竭力调解,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大规模械斗发生或明显减轻危害程度的;
(四)对有聚众斗殴或行凶报复念头并进行了准备的纠份当事人,能及时做好疏导教育,排除隐患的;
(五)对纠纷当事人正在实施自杀行为,及时制止或抢救得当,避免当事人死亡,并妥善做好善后工作的;
(六)发现纠纷当事人情绪异常,有自杀表示和准备,给予正确引导,使其放弃自杀念头,防止自杀发生的;
(七)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做好调解纠纷和预防矛盾激化工作,使辖区内五年以上没有发生因民间纠纷调解不及时、不正确而导致发生刑事案件和自杀事件,成绩显著的;
(八)其他应当给予奖励者。
第四条 奖励分为集体和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凡防止可能激化的较大民间纠纷五起以上者或在防止大规模械斗、恶性激化纠纷中作出重大贡献者,辖区内十年以上没有发生民间纠纷激化事件的人民调解组织分别为集体、个人一等奖。
凡防止可能激化的较大民间纠纷三起以上者或在防止较大规模械斗和激化纠纷中作出显著成绩者,辖区内八年以上没有发生民间纠纷激化事件的人民调解组织分别为集体、个人二等奖。
凡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之一者为集体、个人三等奖。
第五条 集体、个人一等奖、二等奖,由省司法厅审查批准;集体、个人三等奖,由市司法局审查批准,报省司法厅备案。
报批手续采取逐级推荐申报办法,先进事迹材料由乡、镇、街道政府或有关部门推荐,县级司法局调查核实。
第六条 评定奖励有功集体、个人,一般每年一次。对有特殊贡献者,可以单独评定和奖励。
第七条 省级表彰大会的经费由省司法厅报省财政厅核拨,其奖励金额为:
(一)集体一等奖奖金为六百元;
(二)集体二等奖奖金为五百元;
(三)集体三等奖奖金为四百元;
(四)个人一等奖奖金为四百元;
(五)个人二等奖奖金为三百元;
(六)个人三等奖奖金为二百元;
市级、县级表彰大会的经费由市、县司法局报同级财政部门核拨,其奖金额由市、县司法局同财政部门根据省级标准自行确定。
实行一次性奖金奖励原则。凡在省或市、县表彰大会获得资金奖励的集体、个人,其他表彰大会不得重复给予奖金奖励。
第八条 本办法自1989年1月1日起施行。



1988年11月16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降低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的通知》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降低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的通知》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银办发(2001)80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银
行总行直接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现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降低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1〕21号文)转发给你们。
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将此件转发至辖区内各中心支行及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
特此通知。


财税〔2001〕2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年三月七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调整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的问题通知如下:
从2001年起,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每年下调一个百分点,分三年将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从8%降低到5%。即:从200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为7%;从200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为6%;从2003年1月1日起,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降为5%。因营业税税率降低而减少的营业税收入,全部为各地国家税务局所属征收机构负责征收的中央财政收入。


2001年3月30日

吉林省加快发展散装水泥有关问题的若干规定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加快发展散装水泥有关问题的若干规定
吉林省人民政府



发展和推广散装水泥,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原材料和资金,减少水泥损失,保证水泥质量,提高运输效率。根据国发〔1985〕27号文件《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加快发展散装水泥意见的通知》精神,为加快我省散装水泥的发展,特作如下规定:
一、提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范围。
1.提取节约包装费。水泥厂每向用户销售一吨散装水泥,收取节约包装费七元。其中百分之八十上缴省散装水泥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散办),百分之二十留给水泥厂作为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
2.收取纸袋押金。每吨收纸袋押金四元。逾期不退还水泥纸袋的由押金作抵,其中百分之五十上缴财政,百分之五十上缴省散办,作为发展散装水泥的专项资金。
3.为鼓励散装,限制袋装,对未完成散装计划,按袋装出厂的水泥,从文到之日起,每销售一吨袋装水泥,由省散装水泥办公室在散装水泥收取节约包装费七元的基础上,再从水泥厂收取二元,作为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取的二元,由企业自有资金支付。
4.提取散装水泥设施折旧费。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投资修建、购置的散装水泥设施及设备等固定资产,各水泥厂应单独计算,提取的折旧费应全部上交省散办,作为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由省统筹安排使用。
二、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收缴。
1.水泥厂必须按月填报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统计表,一式二份,报省散办审核,将核定应上缴的专项资金上缴省散办,由省散办委托银行收款。
2.水泥厂对专项资金必须如数缴纳,如有隐瞒不缴的,一经查出,除如数补缴外,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处以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参与舞弊的会计人员按《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直接领导者的责任。
三、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使用。
1.散装水泥设施的建设和设施的购置。
2.省散办每年从收取的专项资金总额中提取3%,作为新技术引进、科研试验、信息交流、推广宣传的费用。
3、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的事业经费支出,包括散装水泥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行政经费的开支。
四、使用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审批办法。
1.凡申请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由各市、地、州散装办公室统一汇总上报,经省散办审查。五万元以下的项目由省散办批准列入计划,五万元以上的项目报省计经委审批列项。
2.水泥厂提取节约包装费的百分之二十作为本厂发展散装水泥的专项资金,需要建设散装水泥设施时,可向省散办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动用。
五、发展散装水泥的差别税率和优惠办法。
1.袋装水泥和散装水泥实行差别税率,按财政部(85)财税字第184号文件执行。
2.发展散装水泥需要流动资金贷时,银行可给予贷款支持;属于设备、车辆更新改造需要资金的,须按技改项目报批程序列项后,再向银行申请办理贷款手续。
3.发展散装水泥所需要的车辆、钢材、水泥、木材、油料等物资,由各级计经委纳入计划。
4.鼓励用户使用自备车辆提取散装水泥。用户用自备车辆提取散装水泥,只要持有关部门批准办理的水泥提货单,水泥厂不得以任何借口刁难,要优先开票、优先供应。
5.铁路部门要优先安排散装水泥专用火车的运输。
六、发展散装水泥的要求。
在国家和省长远规划的指导下,各有关部门要编制本地区散装水泥发展规划,力争使全省散装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比例在一九九0年不低于在百分之四十,二000年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1.今后凡新建、扩建及改建水泥厂必须同时上散装水泥设施,计划任务书必须经省散办审查,否则计划部门不予列项。现有水泥厂凡没有散装水泥设施的,要积极采取措施尽快完善。
2.大力发展就厂供应散装水泥。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对距厂运输半径一百五十公里以内的用户全部供应散装水泥。
七、加强对散装水泥工作的领导。
1.推广散装水泥的工作,社会性很强,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各级政府要加强这项工作。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由计经委(经委)领导。
2.散装水泥要纳入生产和分配计划。袋装水泥和散装水泥供应发生矛盾时,散装水泥可优先划拨,优先供应,优先提货。
3.为保证推广散装水泥计划的完成,对生产企业和个人实行奖罚制度。具体办法由省散办会同有关单位另定。
八、本规定适用于省内国营、集体的水泥厂。
九、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86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