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司法部关于对如何理解《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批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8 01:46:01  浏览:838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司法部关于对如何理解《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批复

司法部


司法部关于对如何理解《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批复

(2001年2月2日 司复[2001]1号)

江苏省司法厅:
你厅《关于如何理解<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请示》(苏司鉴[2000]第006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司法鉴定机构是为司法、仲裁活动提供科学鉴定的公益性组织。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主体主要是国有事业单位,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考虑到司法鉴定的基本属性,暂不受理企业(包括工业、农业、商业以及投资、咨询类经营性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自然人(公民)、外国组织、外国自然人设立司法鉴定机构的申请。
对于实际从事与《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试行)》所确定的司法鉴定活动相关的非经营性组织申请设立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机关可根据实际需要予以登记,但应从严掌握。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
  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
  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二)职工福利费;
  (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
  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四)住房公积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
  (七)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八)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第三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企业年金基金,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 号——企业年
  金基金》。
  (二)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
  股份支付》。
  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第四条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
  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
  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
  或劳务成本。
  (二)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
  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三)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第五条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
  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
  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并按照
  本准则第四条的规定处理。
  第六条 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
  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
  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
  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
  议,并即将实施。
  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
  职位及数量;根据有关规定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
  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
  (二)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第三章 披露
  第七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职工薪酬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应当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及其期末应
  付未付金额。
  (二)应当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
  (三)应当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
  (四)为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及其计算依据。
  (五)应当支付的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及其期末应付未
  付金额。
  (六)其他职工薪酬。
  第八条 因自愿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补偿标准等不确定而
  产生的或有负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
  披露。


关于抓紧做好对各地贯彻落实《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情况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办公厅


关于抓紧做好对各地贯彻落实《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情况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



建办金管函[2002]527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

  今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住房公积金工作会议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认真贯彻《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0号,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2号,以下简称《通知》),以及《关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决策制度的意见》(建房改[2002]149号)、《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建房改[2002]150号),多数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工作已初见成效。为保证在年底前向国务院提交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工作完成情况的报告,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和全国住房公积金工作会议提出的检查验收标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对本行政区域内贯彻落实《条例》和《通知》情况的检查验收工作。

  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是:

  1.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组建情况(包括是否按规定组建、决策制度是否健全、办事机构如何设置);

  2.管理中心机构设置情况(包括隶属关系、级别、编制、内设机构、分支机构及办事机构设置);

  3.原管理机构调整工作完成情况(包括方案制定和报批、资产清理审计及移交、人员分流安置);

  4.管理中心是否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如何实现对住房公积金的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5.违规使用资金和项目贷款收回情况;

  6.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个人住房委托贷款业务开展情况;

  7.住房公积金监管机构和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情况。

  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将检查验收情况的报告于12月10日前报建设部。检查验收情况的报告要包括基本情况(要有具体数据和实例)、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并附相应审计报告。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工作进行抽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朱华 宋长明 010-68393756,68394080(传真),通讯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100835,Email:gjj@mail.cin.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办公厅
二〇〇二年十一月十四日